百年樹人——教育方面的捐助

2006年是中國義務教育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三月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布,將在兩年內全部免除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的學雜費。人代會通過了新的義務教育法,於9月1日公布,將免費義務教育訂入法律。年底溫家寶又提出免學雜費的落實步驟﹕2006年在西部農村實施,2007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並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及補助生活費。

中國雖然在1986年就制定了義務教育法,但由於經費不足,僅有義務教育之名,而無義務教育之實。除了教師的薪水之外,幾乎一切學校的經費,都由學生的學雜費、水電費或其他名目的收費來支出。這些費用對現款收入極少的內陸鄉村的農民來說,是很大的一筆負擔。本會歷年助孤的費用,就有一部分是孤兒的上學費用。

到了21世紀,中國政府把義務教育的普及當成極重要的施政項目。首先在2001年規定了「一費制」,由各省根據城鄉區別,核定各地學雜費、課本和作業本費,確定一個總額,一次向學生收取。除此之外,不准收取其他費用。

「一費制」只能控制學校亂收費用,並不能解決農村學生繳不起學雜費的問題。所以2004年開始實施「兩免一補」的政策﹕對貧困的農村學生免除學雜費、課本費(兩免),對貧困的住宿生補助生活費(一補)。從今年起,免除學雜費的這一「免」,將擴大到所有的農村學生,而不僅限於特別貧困的家庭。

根據張會長2006年走訪的三十多所學校所看到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各年級學生,都能確實得到免學費及書本費、雜費的保障。每年至雲南全省各中小學視察的教育廳督學卯懷方告訴張會長:因學雜費、書費是由中央及省級政府的財政部門依各校學生人數撥款補助,校方也就會緊迫盯人,讓適齡學生都按時上學,接受基礎教育。如有任何學校違規收費遭舉報,不但校長要被革職,上級教育領導也會視責任輕重陪著下臺或受處分。但「一補」(即補助生活費)是由州、市、縣級政府的財政自行承擔,雲南共有129個市、縣,其中貧困縣就佔107個。這些地級縣政府的財政非常困難,每年入不敷出,也頂多做到補助縣城的低保戶學生,至於鎮鄉級以下,民政單位只能視經費情況,各別給點補助,教育單位則發動學校老師自薪水中扣些來幫助。卯督學說,媽媽聯誼會每年在雲南資助一千餘名孤兒及特困學生的生活費,居各慈善機構之冠,受助地方政府是非常感激的。

貧困地區學校的教學設備落後,甚至根本沒有設備,造成教育素質嚴重落後,與城區學校的差距日愈拉大,更遑論與發達城市的教育相比。我們捐贈的移動式多媒體設備,是昆明士誠科技公司針對農村及山區中小學校而設計的。以前,多媒體是在容量大的階梯教室安裝,條件好的學校會設法逐步在每間教室都裝置,因費用可觀,對那些貧困學校來說,連想都不敢想。可是新研發的移動式多媒體,不但價格低,功效好,一所學校有一臺就可搬至各層樓的任何一間教室使用,整層樓的每間教室,只要加一布幕,就能同步上課。

我們捐給永勝縣的七臺移動式多媒體設備,由受贈七所學校師生的反映信函得知,他們不但因整堂課能沉浸在生動的教學中,學習興趣高漲不捨得下課;而且師生能同時由北京、上海的先進教學畫面,獲得形同現場上課的學習效果;個性內向的學生看見布幕上的孩子踴躍發問的鏡頭,也變得活潑好問了。今後我們會盡能力所及,捐贈這項設備來幫助各貧困中、小學改善教學品質。

我們捐贈設備選擇的學校都經過實地考察,並參考對各學校情況全盤瞭解的卯懷方督學給張會長的建議,選定好受贈學校就向縣教育局提出我們的要求。例如:雲南大部份是山區,學校必需要裝防雷設備;另外,電腦教室需先佈線、安裝靜電地板及桌椅。這些基礎設施,我們要求縣教育局配套,給學校撥款。受到我們捐贈的學校,教育局都會設法優先撥款。因教育局向上級政府申請經費相當困難,有現成的設備送上門,馬上就可解決一個學校的設備問題,說什麼也要配合的。

在價格方面,我們今後要調整為集中捐贈的方式,爭取最低價格。因一次捐購設備的數量愈多,討價還價的空間就愈大,所以我們準備改為,將設備集中在一年捐,而且向一家供應商訂購,這家供應商由公開競標挑選。2007年我們將會捐贈192臺電腦,18臺移動式多媒體設備。原研發移動多媒體設備的士誠公司,當我們在2005年底向其訂購時,價格是每臺3萬人民幣。後來別的公司也推出這項產品,市場競爭激烈,2006年9月,士誠老闆告訴張會長,新的價格降至27000元。這次我們購買數量達18臺,加上192台電腦的訂單,經過競標,同樣品質的設備,士誠將多媒體降至23999元,電腦降至2799元一臺,戒毒所辦公室需要的一臺電腦降至4500元,總價比其他公司低不少,另外贈送六個電腦教室的打印機及六個電子圖書室的軟體,所有設備免費運到18個受贈點,免費安裝調試培訓,並給予三年保修,終身義務維修的保證。因其提供的價格、售後服務遠優於其他公司,根據以前的經驗,該公司也很負責,因而得到我們的訂單,我們也達到了品質滿意、價格合理的要求。

若直接向北京訂貨可買到批發價的電腦,但加上運至昆明,再分運至不同州縣的18個受贈點,路途遙遠路況顛簸難行的高額運費,價格就相差有限。以後設備若出狀況,得運至北京修理,費用既高,又耽誤學生使用,給受贈學校造成無法承擔的經費困擾及教學上的不便,就不如向在各地州有分公司,可隨叫隨到學校做售後服務的昆明公司購買。

另外,校舍建築費用也因學校所處位置不同而有高低。臨近有河的學校,可直接自河中挖沙,省下沙費及運沙費。若學校周圍多山石,部份建築就可用石材代替磚塊,工程費會低些。但位處高山又無公路通達的學校,建材需靠騾馬馱運,工程費就高很多。我們補助15萬元重建校舍的昭通炎山鄉廟灣小學,就是在一個大山的半山腰,我們先捐的5萬元教學設備及學習、生活用品,全靠山民一簍簍背運到學校。我們幫學校先修出一條用山中石塊修建的臺階山路,雨季孩子們上學不會出意外,建校時馱運建材也可省下很多人工費。

我們將這些經驗刊出與大家分享,以供會友或您們的朋友若要給大陸偏遠山區捐贈設備或校舍時作為參考。

教育是百年樹人大計,我們很高興中國政府最近實施一系列的政策,在窮困的農村推廣義務教育。本會會繼續我們長期助孤、助困的初衷,補助孤兒、窮困生的生活費用,既希望在量的一面,義務教育能達到「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也捐助有效的教學設備,在質的方面,提高貧窮山區學校的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