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們與中國教育單位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共計四次,其中三次與媽媽聯誼會合作在雲南舉辦。承蒙張會長代為安排授課學校,三月與十月我們教授文化交流課程,七月組織夏令營。加上我們在其他地方的交流活動,在這一年中,我們接觸的國內教師和學生共計一萬五千人,我們一起探討中美文化、信仰和教育等問題,分享人生體驗,均感觸頗深,顯然這些活動非常有意義。
中國是人口大國,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經濟高速發展,但也面臨著倫理道德的下降等困擾,我們瞭解到國內學生和老師在信仰方面的困惑、饑渴和探尋,也感受到人們心靈深處對愛的渴望,更認識到文化交流作為拓展教育的途徑,會使得教育更富有果效。在這一年中,我們與國內更多機構進行了一系列新文化交流專案的洽談,例如建立中美姊妹學校,彼此交換學生,交換老師以及培訓老師等等專案,相信今後的文化交流會會以多方位多層面、更加豐富深入有效的面貌呈現出來,使得更多的人受益。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積澱,反應出人們在思維模式、認知模式和價值取向方面的差異。文化交流活動能夠很好地促進各地區人民的相互理解,豐富彼此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合作。我們文化交流課程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大學和中學生,包括以下四個專題:美國社交禮儀;美國的歷史;美國的文化;美國習語。根據中學生和大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興趣傾向和接受能力,我們在這四個專題中選用的材料不盡相同。講課形式也不拘一格,時而集中講述,時而分組討論,時而教唱歌曲,寓教于樂。我們談到了美中社交禮儀方面所體現出的具體文化差異,以及中國相應禮節。我們談到美國的歷史,並著重介紹了美國兩位總統華盛頓和林肯,他們在人格和價值觀層面,以及具體的工作業績方面帶給美國的深遠影響。美國文化精髓更是一個廣泛交流的重點話題。此外我們還教授了部分美國習語,從中來探求美國人民在語言表達上所體現出的幽默形象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從中感受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差異和相似之處。
從校方老師和學生資訊反饋中,深感這樣的活動很受歡迎。最受歡迎的專題是美國人物介紹,我們看到學生很期望從所介紹的人物中汲取他們所需要的精神營養。學生們告訴我們他們期望更多地同外教互動交流。我們講課的場所一般是至少二百五十人的大教室或者是四五百人的學生試聽教室,場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十月份去的時候,由於臨近感恩節和耶誕節,我們介紹美國節日的時候著重介紹這兩個節日的由來,並教唱一些美國經典歌曲如
經由前兩年訪問媽媽聯誼會的幾個助孤助學點,讓我們看到國內教育方面的諸多需要。今年我們也增設了“劉忠信夫婦獎學金”(由先父劉忠信先生去世時親友奉獻的專款所設立),這筆獎學金能供應二十個成績好的特困生四年的上學費用。加上其他捐款,我們今年資助國內特困生四十名,其中雲南有16名,包括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明年會增至五十人。
七月,我們在雲南紅河州瀘西縣舉辦的夏令營,當地參加的學生90%來自山區少數民族,對國外文化所知甚少。我們來自肯塔基州、北卡和新澤西州的老師們教孩子們跳踢撻舞,教孩子們烤美國特色的比薩餅,孩子們教這些美國朋友包中國特色的餃子,大家興致勃勃,一起探討飲食文化。主辦單位瀘西教育局很支援這次活動,為了烤匹薩的需要,還特地開車往返八小時到外地去借烤箱。當地電視臺專門錄製了這次活動,並於當晚播出。
在這一年中,我們與國內更多的大學和中學等等許多教育機構洽談交流合作事宜,取得更深進展。我們與有關教育機構已進一步商定將來的合作事宜,如培訓英語老師的專案,以及交換學生,交換老師等等合作專案。目前這個提案已經得到董事會的批准,2007年三月份,美國校方將會派有關人員到這些機構進行訪問交流。我們將來還會與在中國的美國商會聯繫,相信文化交流專案會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援。2007年三月、七月和十月,我們將繼續與媽媽聯誼會合作,去雲南進行文化交流活動。相信我們能為這些孩子和老師們做更多力所能及、有意義的事,讓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心靈借著更有效的交流而更加靠近,彼此更加珍惜同在藍天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