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5年,又是令人唏噓的一年,「平安」二字,益發突顯珍貴難得。當我們拿著支票到紅十字會,為紐奧良的風災、巴基斯坦地震略盡棉薄之時,想到我們能安定的生活,還有餘力能持續關注大陸的助孤、助學,站在紅十字會門外的歲末寒風中,油然湧起的感恩情懷,將大夥的心滋潤得益加柔軟溫暖了。
在上期的簡訊中向大家報告了大陸由政府撥款補助的教育新政策。九年義務教育在西部各省必須在2007年全面落實,2010年以前要在全國落實。張會長說,九月這趟去雲南的兩個半月,除了做孤兒家訪,也跑了三十多所山區學校,包括孤兒在內的所有貧困學生,不但不需再為繳不出學校的各種費用而失學,校方反而要「一個不許少」的強迫每個學生到校上課,接受基礎教育。如果有任何學校違規收費被舉報,不但校長革職,其他上級教育領導也得視責任輕重陪著下臺或受處分。對貧困學童的生活補助,政府也在朝「發款按期、金額固定」的目標進行,但經費上還有相當程度的困難。我們會密切注意大陸的教育措施調整資助辦法,讓有限的捐款發揮最大的作用。
我們常看到有關孩子考上大學,父母籌不出學費而自殺的消息。中央對這類(包括孤兒)的特困生也推出了輔助政策,雲南在2005年八月開始施行。辦法是以省為單位,由中央政府、省政府和各大學撥款存入銀行做為對銀行的保障基金。以往銀行規定必需有5名經濟符合條件的擔保人才准貸款,現在不需任何擔保就可貸到學費。伙食費一年2000元人民幣則由具體實施此項目的《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行動在各省就地募款解決,同時由新長城與支持的企業幫學生安排寒暑假打工賺取書籍、零用金等費用。這些特困生多來自農村和山區,個性多羞澀自卑且受城市學生歧視,在功課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新長城自2000元的補助費中提取8%,請心理專家及教授幫這些學生輔導心理和功課,並在各大學成立特困生自強社,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幫助他們拓展人際關係。
學生畢業後若惡性避還貸款,新長城就將該生名字在全國媒體及網路上公佈。若因特殊情況一時還不出,則先由政府、大學撥款的銀行保障基金塾付,學生再設法還給基金。這種由政府、社會、學校聯手的補助辦法,不但使資助一名大學生的費用大幅降低,讓所有大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同時因為有了還款的壓力,學生也就不會視社會的愛心為理所當然。
張會長在八月初得到昆明春城晚報的通知,覺得這個辦法很好,我們對大學孤兒的資助,會調整為與新長城合作的方式來做。從所有大學特困生資料中,發現孤兒能考上大學的很少,所以在資助大學生這項,我們將不限定是孤兒。與新長城駐昆辦公室的負責人歐陽力瑋見面時,張會長建議新長城把社區服務納入各大學自強社的主要活動,通過奉獻體力的服務,特困生在得到社會肯定的同時,也會對他們的心理起到正面引導作用;而且又能拓展他們的人際關係,培養他們的領導與組織能力。
新長城的工作人員發現,本身是孤兒也曾經歷貧困的張會長,對特困大學生鼓勵時有共鳴的交集,非常興奮,邀請張會長擔任顧問提供經驗。教育廳的一位督學也請張會長到他安排的高中介紹學生做社區服務的教育新思維,並與高中的孤兒、特困生座談,各資助點的教育局也發出同樣的邀請。可以預見,我們在雲南的助孤助學工作,將會進入一個新里程。
農村學校的教學素質落後,是中國急待解決的問題。政府除了用一對一定點培訓的方法提昇老師的教學質量,同時在教學設備上逐步充實。2003年1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為貫徹落實全國農村教育的改革,決定用五年的時間,投入100億(其中中央投入50億,地方配套50億)共同開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計劃到2007年,使農村初中基本具備電腦教室,1–6年級的完小具備衛星教學收視點,1–2年級的教學點具備教學光盤播放設備和成套教學光盤。使全國53萬個農村中小學及教學點能夠共享優勢教育資源,提高農村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效益。
雲南已經連續兩年在此項「百億工程」中受益,但是目前還遠遠不能滿足許多中小學的實際需求,主要是地方配套資金不足。張會長與特困大學生座談,才知道竟有不少學生沒接觸過電腦,而是通過老師的黑板傳授,在自己畫的紙上鍵盤上練習學打字。一些山區中學校長對張會長說:以後要通過電腦考試才能畢業,可是沒電腦,怎麼學?怎麼考?
教育廳的卯督學向張會長建議:現在雲南各級學校最大的問題是師資,學歷雖夠但素資太差,希望媽媽聯誼會除了將親子學校遷到西山一中做為教師培訓中心,也能與各地、州的一中合作設點幫忙培訓老師。像楊韻泉會友,有小學至大學雙語教學經驗,英語教學方法生動活潑,可同樣適用在別的學科的老師,但是他一人實在分身乏術。張會長建議﹕各地、州中學選派老師,由學校承擔食宿費,到西山一中來上課,再請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安排英語老師在地、州幫忙。我們希望已退休,願去地、州中學教英語的會友踴躍參加,食宿由學校負責,機票自己承擔。
每年,由張會長把孤兒給本會的信帶回,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感謝。我們考慮到沒有特別的內容,又增加印刷費與郵資就沒刊登。在上期簡訊刊出的,由親子學校幫孤兒輔導作文的譚江華老師從孤兒的作文中摘錄的「集錦」,內容除了有孤兒的身世背景,還有孩子的思想與童趣。張會長提供給各資助點教育局參考,交待孩子把感謝信改為一篇不限題目的作文,我們由作文中可對孩子作多方面的瞭解。
本會對胡曼莉一案的刑事檢舉,因麗江市公安局本身沒有審計部門,而麗江審計局又偏袒胡曼莉堅不查帳。雖然公安局也查出他們違法的證據,但在「不能批評、追究別的單位」的內規下,只被限權在去找與胡曼莉進行黑市兌換的人。沒人承認,公安局自己又不能查帳,所以案子無法查下去。2005年4月,由張會長代表本會向雲南省政府反映,省府指示麗江市政府查辦,麗江市府及市委領導也明確承諾一定查究,但具體負責的祕書長說胡曼莉不肯交出帳冊,他也沒辦法。本會認為這不是理由,張會長在11月再次向省府反映,要求限期在2005年底前給本會書面答覆,公安局不能查的部份,要求由能查的上級單位查究。省府再次下令要麗江照辦,至此,麗江不能再迥避拖延。12月30日,秘書長通知張會長:由註銷麗江媽媽聯誼會做切入點,避開障礙先清理財務,看不到的暫不管,先查看得到的。由於年底忙於人大、政協開會,一月底前會將書面答覆傳來。
以前管教育的副專員曾要撤去胡曼莉的孤兒學校校長職位及註銷麗江媽媽聯誼會,但受阻。現在直接由「正」級的市長、市委書記下令,他倆首當其衝就有責任,若還捂蓋,我們再次要求省府直接查,省府也沒有理由拒絕,因我們已過了配合省府讓麗江市府先查的程序。這次麗江政府是真誠面對,還是又耍花招?目前尚不宜揣測。欲知後事如何?請待下期分曉!
新年伊始,獻上我們的感謝,也獻上對大家的祝福!